說到客家大本營,非新竹縣莫屬了~~~
今天小編要來介紹新竹縣的鄉鎮之一【北埔】,而他最知名的就是【北埔老街】啦
這裡是清代道光年間廣東省客家移民開墾的基地,
因為是以武力拓墾,所以建築風格都具有防禦的特色,
再加上濃厚的客家風味,讓這裡的風格更具獨樹一格喲。
哇~~在北埔老街上幾乎都是老饕級的客家美食耶。看來小編我又可以大飽口福了。
走在鄉村純樸的街道上,並欣賞著歷史悠久的古蹟、品嚐道地客家小吃,真令人自在愜意。
街道上的商家往裡望去,都是復古版的便利商店(俗稱古早味柑仔店)~~~
特色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柴 米 油 鹽 醬 醋 茶 應有儘有。
早期因為交通不便,柑仔店不但是地方上最重要的物資補給站更是街坊鄰居連絡感情的重要據點哦。
小編媽只要來到這,一定逛超久的還帶回許多古早味的食材。
❤真是挖寶的好地方ㄋ!!
更往老街裡走,來到了北埔鎮上的信仰中心【慈天宮】
【慈天宮】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而開墾之初慈天宮廟址雖已堪定,但因為物資短缺,
故暫以簡陋的小木厝奉祀,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其後隨著墾業漸進,
在清咸豐三年遷建於現址。清同治十年當時的墾首姜榮華倡議擴建慈天宮,即為今日廟宇之規模。
【慈天宮】的美,可是吸引了大批攝影同好來朝聖呢!!!!
週末假日時,廟前的大廣場都會有類似街頭藝人ㄉ表演,古早童玩的活動...等
是大朋友回味,小朋友嚐鮮的好所在啊~~~~~~~~~~~~~
走了這麼久,小編我肚子也餓了。是該找我最喜歡的客家美食來填填肚子了。
介紹的這一家客家美食老店,名符其實就是一家老店。哈~~~~~~~~
因店面建築是屬於傳統的客家平房,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哦,裝潢古色古香,
桌椅是早年所用的木方桌、長板凳,牆上擺設的簑衣、篩盤、客家婦女傳統大襟衫,都有近百年的歷史了。
無論裝潢、粉刷都是出自老闆父親之手,為了不破壞原有的建築,均延用古法維修。
即然來到客家庄,當然一定要喝到地的客家飲料【擂茶】
超好喝的~~~超好喝的~~~超好喝的~~~(因真的很好喝所以說三次)
【打嘴鼓】是客家話 邀人聊天的意思,隱含客家人的熱情與好客喲。
吃飽喝足了,我們就隨性的在北埔客家庄裡的小巷走走吧。
喜歡拍些老建築的朋友們,那在這裡一定可以讓你們拍的很盡興哦。
現在就拿起你的相機來探索屬於你鏡頭下的北埔吧!
哇~~古井耶~還可以體驗一下哦!!
了解以前的農村時代取水是多麼不方便的一件事。
體驗了北埔老街的事與物,更要認識北埔的人。
【鄧南光】先生本名鄧騰輝,日明治40年(西元1907年)生於新竹北埔鄉,曾創辦台灣攝影文化協會,
一生行腳紀錄,替台灣及北埔的歷史留下非常珍貴的資產。
鄧南光先生故居是新竹縣北埔鎮的歷史建築,建築物後方有一大片的柑園,北埔人也稱此地為柑園,
並規劃為「鄧南光攝影紀念館」,以鄧南光先生攝影作品為主軸,再搭配不定期的影像展。
館內也有提供餐飲空間,走累的朋友可以在此歇腳,體會鄧南光先生的影像魅力哦。
今天的客家庄北埔一日遊,是不是還沒有玩的很過癮呢!!
哈~~~~小編我邀請大家一定要來這走走看看哦!!
感受一下客家庄的在地風情。
以下就是北埔老街大致的範圍圖,提供大家做參考哦~~~~~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北上:
走國道1號->下頭份交流道->124號縣道->往珊珠湖->台三線->往北埔方向->南興街右轉->北埔街左右轉即是。
南下:
走國道3號->下竹林交流道->120號縣道右轉->往橫山鄉方向->123號縣道右轉過竹林大橋->
122號縣道左轉->台三線右轉->南興街左轉->北埔街左右轉即是。
◆大眾運輸
火車:自新竹站搭往內灣支線至竹東站下車,轉搭新竹客運往北埔。
公車:於新竹搭新竹客運班車至竹東站下車,再轉搭往北埔之新竹客運班車。
留言列表